为更好的推进 2022 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相关工作,2022年6月11日下午15点,大赛智能装备仿真赛道之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启动会议在线召开。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组委会秘书长天津工业大学张亮老师、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刘老师和参加该方向竞赛活动的专家和老师们等40余位人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张亮老师主持。
张亮老师首先介绍了此次的参会人员,并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院校对大赛的参与和支持。
大赛全国组委会秘书处刘老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和老师介绍了大赛目前的整体情况。刘老师从大赛定位、赛道方向、参赛对象、赛事推广活动、赛事时间节点、各赛道队伍规划等方面对赛事进行详细解读,并介绍了下一步竞赛方向负责人的重点工作。
张亮老师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的竞赛方案:
1、竞赛背景及目的: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是在互联网+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途径,结合先进教育教学资源,为企业、高校师生创建的一个创新应用交流平台。
2、竞赛内容:机器人系统仿真竞赛方向主要分为三个组别,分别是特种机器人智能仿真组、工业机器人组、服务机器人组。
3、竞赛时间安排:报名时间、作品提交截止时间、初赛时间、省赛区决赛时间、全国总决赛时间。
4、参赛对象及要求:全国高等院校的在读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参赛人数为2-5人,设队长1名,指导教师1-2名。
5、参赛报名及缴费:采取注册参赛的形式,费用可在大赛官网或公众号上直接支付,也可采用汇款方式。
6、对参赛作品/内容的要求:参赛作品主要为:作品方案、作品视频和答辩PPT。
7、赛制及奖项说明:竞赛为初赛、省赛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竞赛采用邀请制,各省拟邀请4-6所院校参赛,推荐24个参赛作品。
8、培训及其他说明:大赛组委会将针对参赛内容等事项安排相关培训,请密切关注大赛官网和公众号。如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决赛无法正常举行,组委会将酌情变更举办地或比赛方式,希望各参赛单位和广大参赛者能够理解并支特。
9、赛项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选题总体设计评价、机器人系统设计评价、机器人制作和搭建评价、现场评价(答辩和现场展示)。
最后,机器人系统仿真方向各省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张亮老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积极参与,表示希望大家积极沟通交流以确保大赛后续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组织和推进。